遊行隊伍此時經過的義一、義二路一帶,古稱基隆「哨船頭」地區,哨船頭地名的由來起源於清政府時代,當時的小基隆山(今稱壽山),沿伸出一個至港邊的山丘,清政府末期時在此處設有塘汛哨口,哨所在山丘上,可瞭望自外海進港的船隻,而哨船(巡邏船)停泊的地方就叫「哨船頭」,古地名因此由來。

日治時期1899年到1906年間,日本政府進行築港工程,鑿除小山丘並將挖出的砂石填平小基隆山、鼻仔頭和鰲母島之間的海域,成為新生地,也就是「哨船頭」現今看到的義一路、義二路至信七路、中正路頭段的街廓,日本政府並且著手進行市區建設,以歐風棋盤式的新興街道規劃。當時本市重要的政經設施如基隆市役所(基隆市政府)、憲兵分隊部(今憲兵隊)、工商銀行支店(今台灣銀行),都在此時設立,同時因為港口來往人潮,這裡形成燈紅酒綠的繁華大街,曾經還有「基隆銀座」的稱號。

1931年日本人把哨船頭街改為日新町、義重町,現今街尾覺修宮的所在地仍然稱作義重里,至今未變。覺修宮初建於光緒元年(1875),現今看到的廟殿位置原本是日治時期的「蓮光寺」寺院所在地。戰後蓮光寺被毀壞,覺修宮遂在此地重建。是現今哨船頭地區五個里,及後方二、三沙灣三個里共祀的廟宇,主祀田都元帥,是基隆巿北管子弟戲中「西皮」派的地方廟,當地人習慣稱作「老爺廟」。

基隆覺修宮正殿、田都元帥又稱雷公帥、相公爺等,故正殿稱儒霖堂





基隆覺修宮、軟身田都元帥




當時稱作基隆銀座的哨船頭地區隨著商業中心的漸漸移轉,商業沒落相當迅速,除了哨船頭前端靠近田寮和一帶有些許人潮,隨後的義二路段幾乎沒有遊客。市政府曾經將此地改造為形象商圈,也不時試圖封街,辦一些活動來吸引人潮,不過通通都徒勞無功。

我們從一路走來,這裡的街道上幾乎沒有車輛通行,許多店家假日沒營業,兩旁沒有人觀賞,畫面顯的相當冷清!一直到覺修宮前才有圍觀人潮漸漸出現,老爺廟廟方準備的鞭炮在牌樓外騎樓下施放,一旦有轎子入內,就在殿外天公爐旁放炮!

台灣省城隍廟城隍爺轎



台東善化堂城隍廟,廟址位於台東市,我曾經在2008年台東元宵繞境的時候看過該廟出陣,台東善化堂除了大二爺,還有金銀將軍,不過這次沒有把金銀將軍帶上基隆,只有駕前官將首出陣。而這也是台東城隍廟第一次前來基隆。
台東城隍廟地址:台東縣台東市寶桑路34巷25號

下方是2008年台東元宵繞境畫面,更多照片可以點選這裡了解






台東善化堂駕前官將首,進覺修宮拜廟



台東善化堂城隍爺,進覺修宮拜廟








台東善化堂通過時,雨勢變得更大了,傾盆大雨中各家城隍廟還是要拜廟,雖然雨大,不過這是我第一次來到覺修宮拍廟會,所以還是不停的在有人撐傘協助下,來回牌樓及廟埕間。當然這樣拍攝的代價,是讓我在保護相機不讓其淋溼,卻讓自己的衣服整個濕透!

就在這樣來來回回中,我們一路拍到了最後的城隍爺過覺修宮

豐原墩腳城隍廟,黑令旗拜廟



豐原墩腳城隍廟,小轎進覺修宮拜廟



豐原墩腳城隍廟,日式神轎入覺修宮拜廟







台北府城隍廟



本廟通過,基隆安樂樂隊



本廟大二爺入覺修宮,可以由下方照片看出雨勢之大。

護國城隍廟大二爺入覺修宮







護國城隍廟文武判官入覺修宮



護國城隍廟城隍夫人,入覺修宮拜廟





護國城隍廟城隍尊神,入覺修宮拜廟








隊伍全部通過覺修宮後,我們來到一旁的騎樓下檢查「自身災情」,這一場三十幾分鐘的拜廟拍下來,在相機雨衣以及積極的保護之下,手上機器並未損傷。不過代價是我的褲子全濕,衣服一半都是水,頭髮也濕掉,兩隻腳像踏在水裡一樣,整個人變得相當狼狽!

雨勢規模已經大道超過我的預想了,於是乎我決定不跟隨接下來過市區以及獅球嶺的路程,直接慢慢的走回廟內,等待最後的入廟。

護國城隍廟本廟隊伍,過市政府前義一路、信二路口。








關鍵字:關鍵字:基隆、2009雞籠城隍文化祭、基隆護國城隍廟、基隆海洋廣場、哨船頭、城隍日巡、聚樂社一組、松山霞海城隍廟、台灣省城隍廟,台東善化堂城隍廟、豐原墩腳城隍廟、台北府城隍廟、基隆廟口、基隆閩南檺林宮、獅球嶺、北邑尊靈堂、辣炮、基隆海洋廣場、閩南大鼓隊,基隆覺修宮、田都元帥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duncanyu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