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主公廟的法主聖君平安遶境,循年例在所謂的「台灣光復節」這天舉辦,在早年的戒嚴時期,統治的「中國」國民黨當局限制廟會集會,法主公聰明的信眾於是變通,改以民間遊藝協會組織用「慶祝台灣光復遊行」的名義舉辦,光復節遶境傳統自此沿襲至今;「台灣光復節」是為了紀念於1945年統治台灣的日本政府二次世界大戰戰敗,在10月25日於當時的台北公會堂(今中山堂)舉行的太平洋戰區臺灣的受降典禮,「中國」國民黨政府也自此正式接收台灣至今。
離開在大同區的工作後,我算了一下,上次站在街頭看法主公廟遶境竟已經是2010年的事情了!在近年專心於基隆在地的信仰研究,偷懶少經營部落格,把重心放到臉書(Facebook)後,就怕眾人漸漸淡忘我的廟會圖文經營,我決定在這一天「重返街頭」,進行今年在台北地區的首場廟會拍攝,也用行動證明了「跟我自己去旅行」依然存在,請大家放心!我真的只是偷懶而已。
時值假日,我避開人潮洶湧的大龍峒保安宮,改到哈密街尾的和安宮前欣賞,對伍會在這裡迎面而來,參拜和安宮及一旁的大龍峒金獅團,視野相當良好,可以輕輕鬆鬆的看,加上位於使發處,也不會有脫節問題,更可以提早撤退回家休息。頭陣在一點整準時出發,不到十分鐘就抵達和安宮廟前,循在地繞境慣例獅陣在前,依序是大龍峒金獅團及台北延平獅。
獅陣過後出現的接著則由軒社等陣頭,依序有葫蘆堵金龍團、靈安社、台北永興軒、法主公張柳神將會、台北玄安樂社、台北聚寶宮、台北義樂社、台北晉安社,大橋頭清心樂社,湳雅永安社,新樂社,台北文昌宮,台北霞海城隍廟等對伍陸續通過,最後循例在共樂軒壓陣下,法主公神轎在下午四點整抵達了和安宮,總計在這個點花了四個小時才看完。
結束欣賞全部的陣頭後,我特別利用傍晚這段時間,來到以前工作地點的重慶北路二段上「舊地重遊」,憑弔以前的上班時光,最後在普願宮前品嘗以前下班後會吃的歸綏街「當歸豬腳」,用美食結束了這天的參訪。
哈密街尾的和安宮前欣賞對伍,大龍峒金獅團
台北延平獅參禮和安宮
葫蘆堵金龍團參禮和安宮
台北靈安社參禮和安宮
台北永興軒參禮和安宮
法主公張柳神將會參禮和安宮
台北玄安樂社參禮和安宮
台北聚寶宮參禮和安宮
台北義樂社參禮和安宮
台北晉安社參禮和安宮
大橋頭清心樂社參禮和安宮,請出傳統「跑旱船」藝陣
湳雅永安社抵達哈密街
新樂社抵達哈密街
台北文昌宮(成樂社神將)抵達哈密街
台北霞海城隍廟抵達哈密街
共樂軒抵達哈密街
共樂軒及法主公神轎參禮和安宮
普願宮前品嘗歸綏街「當歸豬腳」